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
电信是指利用电报、电话、传真、无线电设备和互联网络等手段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
1844年电报正式用于公众通信,最初的国际电报只能为使电报发挥更大的作用,1865年5月17日,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订了《国际电报公约》,并宣告国际电报联盟正式成立。随着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信息的传递方便、快捷起来,人类也从此进入了电信时代,国际电报联盟因此于193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五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将“国际电报联盟”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1947年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电信联盟目前共有188个成员,中国于1920年加入该组织。
为了纪念国际电信联盟的建立,强调电信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国际电信联盟在1968年第23届行政理事会上,决定把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所确定的电信日主题开展纪念活动,宣传电信的重要性,普及电信科学技术,培养年轻一代对电信的兴趣。
2013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
信息通信技术与改善道路安全(ICTs and improving road safety)
根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公布的联合国道路安全协作机制 (UNRSC) 的报告,每年的交通事故致使近130万人死亡,2000万至5000万人受伤,而且此类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由此给各国政府和个人造成的整体经济损失约为5180亿美元。国际电信联盟希望能透过电信技术演进,为驾驶人提供定位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透过ICT技术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连结,国际电信联盟希望电信会员国在改善道路安全和交通管理系统方面能发挥ICT服务的催化作用。
信息通信技术对于道路交通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如何让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于道路交通,这是现如今普遍面临的问题,不过让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应用到汽车上:在出租车、公交车、快递物流等领域,车辆调度、视频监控、货物防损防窃……各种涉及“智能交通”的行业应用层出不穷。合理的利用科技,将危险转化为安全,这才是信息通信技术与道路安全的完美结合。
201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
“信息通信与女性”(Women and Girls in ICT)
2012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将目光投向女性。国际电联秘书长图埃博士致辞在其致辞中说:“女性是社会的基石。她们是每个家庭以至于社会的坚强支柱。尽管如此,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女性往往被基本卫生保健和教育拒之门外,工作方面亦无平等机遇可言。她们难于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决策,还经常成为暴力和歧视的对象。……这种情况令人无法容忍,因此,必须竭尽全力予以解决。”
虽然通信行业为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与女性人口在人口总数所占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借201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机会呼吁保障女性在信息通信行业中的地位,并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国际电信联盟(ITU)也于2012年1月24日启动了一个新的网络门户网站,专门帮助女性在迅猛发展的信息通信行业寻找培训、就业机会和职业信息。国际电联此前将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定为“信息通信与女性”。
2011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
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
The World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Day)
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国际电联理事会在2009年通过的“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作为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主题的后续。
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越来越成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而更为重要的是ICT和相关的电子应用是改善治理和农村服务的重要工具。鉴于ICT越来越多地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并推动着贸易和商业的增长,作为负责作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主导机构,国际电联认为决不能让农村社区在寻求连通能力方面落在城市之后。
据了解,全球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和偏远社区。这半数的人口是较我们的城市居民更加贫困、缺少教育和遭受剥削的同胞。而且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极贫困的14亿人中当中,有高达百分之七十的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他们也是最少受益于ICT的群体之一。
因而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WTISD)的主题为“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旨在确保ICT将为农村人中带来更美好的未来。为使全球关注这一主题,国际电联表示还将向致力于让农村社区受益于ICT的知名人士颁发“年度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奖”。
201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信息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with ICTs)
信息通信技术,吸引移动人口并提高自身环保能力和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许多城市居民几乎无法想象没有信息通信技术的生活。这些技术贯穿了从电视到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令世界面貌为之一新,并成为数十亿人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助手。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创新型城市管理方式――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管理、新型节能措施和废物管理方式,尤其实现了在日益融合的信息社会中的信息和知识交流及移动通信。
在2009年会议上,国际电联理事会通过了“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以庆祝201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2010年5月17日是国际电联成立145周年纪念日,5月17日同时也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今年该纪念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与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互辉映。为此,国际电联将于5月17日在上海世博会上举行全球庆祝仪式。
200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保障儿童网上安全(Protecting children in cyberspace)”
ITU指出,10年前,全球仅有1.82亿互联网用户,几乎都居住在发达国家。而到2009年初,全球已有15亿人使用互联网,其中4亿人通过宽带上网。在所有互联网用户中有6亿多人居住在亚洲,1.3亿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5000万人在非洲。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资源,并且还在迅猛发展。但是网络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特别是对儿童用户,在线活动存在着很多危险。据最近的调查,60%以上的儿童和十几岁的少年网民每天都会上网聊天,四分之三的儿童愿意在线上提供自己和家庭的信息以交换商品与服务,五分之一的儿童可能会成为网上不法分子的犯罪目标。
ITU指出,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以保障儿童网上安全为主题,目的就是要呼吁各国重视这一问题,联合起来消除滋生犯罪的因素,确保儿童能够安全上网和使用网上的珍贵资源。作为全球网络安全计划的一部分,ITU还启动了儿童在线保护项目,旨在为下一代建立安全的虚拟空间。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指出,要帮助人们建立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时的信心,保障他们的安全。峰会还特别提到:信息通信技术在保护儿童,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滥用信息通信技术,要注重儿童和年轻人的需求,保护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的安全。
2008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Connect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ICT Opportunities for all)。
在今年的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即将来临之际,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围绕“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这一主题,结合“全国助残日”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并联合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